前几天修电路的时候无意中跟电工师傅说起天马上冷了,办公室没有天然气,再过段时间水用起来冰凉,大家洗东西处理样件很麻烦,就聊起了装热水器这件事,一来二去说的差不多了,准备过几天选一款电热水器装起来,这样大家就有热水用了,等天热了想趁中午冲个凉也是很便利。
商量好这个事回想起小时候住国营厂矿家属院的时候,用热水更是不方便:厂区家属院改造前大多数人住的是平房,厕所和水管都是公共的。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就难受了:且不论半夜实在是纠结起不起来上厕所,单论洗衣刷碗那刺骨的冰水就让人冻得手疼,更不用说洗澡了,大家都是去厂办的大澡堂子洗。
那个时候百货店、澡堂、理发店、粮店、气站等配套设施社会上也有,但是要在一个单位附近全部具备的话,那也就是大型国营厂矿生活区或者军区大院了,所以很多人自诩“大院子弟”也是带有一点点拥有这些便利的傲娇。我们厂里的大澡堂子在百货店后面,夹在家属区与单身宿舍中间,锅炉是厂里统一烧的,热力十足,室温和水温都相当有保障。大家?着澡篮提着一兜子换洗衣物奔赴澡堂是洗浴标配,扶老携幼全家大清洗。甚至有厂外的亲戚朋友来我们厂区洗澡,因为这边地方大条件好些,比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小澡堂子强多了(当然跟现在的洗浴中心是没法比了)。试想天寒地冻的北方冬日里,泡在一大池子热气腾腾的热水里直到浑身通红、热汗直流,是多么的畅快。泡在池子里或闭目养神,或聊天打趣,泡完澡再去搓背冲淋浴,感觉洗完澡浑身都轻飘了起来。有些老年人退休了没事就爱在澡堂子里三五成群的泡泡澡谈谈天,而且是挑最热的池子泡,回忆着青春往事拉着闲谈家常,不知不觉就过完了一下午然后回家吃吃饭遛遛弯就休息了。
而澡堂子对于我们的记忆还在于它相当于早期的游泳池:城市里没有大水坑,室外泳池也少,小伙伴们就相约去澡堂玩水。一到周末或者放假大家一人拿一条毛巾,花一毛钱买张澡票,也能一玩一下午,大家初识水性基本上都是在大浴池。再后来厂里新建了游泳池,于是我们又转移战场,基本上把假期都耗在那了。
上了高中、大学之后,社会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突飞猛进,厂区里的各种设施也开始显得日渐落后了,再加上企业改制,厂里把大多数能甩掉的配套设施都甩掉了,百货店、粮店、澡堂、泳池都撤掉了,医院、学校都划归了市里,随之而来的也就只能在记忆里去寻找过去的经历了。
现在基本都是在家洗澡,以至于前两年第一次带儿子泡大池的时候,他还很好奇地问我:“澡还可以这样洗?好爽啊!”当然了,现在社会上的洗浴条件更优越,我们那时候在厂里瓷砖贴的大澡堂子里玩水的经历他们再也体会不到了。估计大部分00后甚至是90末可能都很少有机会体会这种大而全的厂区生活,如果是非大院人员的话,可能这辈子也没有机会经历这样的生活。
那个年代虽然过去了,我很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