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区北山的一个小小臂弯里,一座色彩斑斓的“文旅艺术小镇”在初冬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宁静祥和。
山阳刺绣艺术馆里,以太极、太行山水等焦作元素为素材的刺绣、剪纸作品精彩绝伦;何物美术馆里,艺术作品展览室里的雕塑、书画等艺术作品琳琅满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焦作红色纪念馆,将让这里在明年年初再增加一个网红文旅景点……
在焦作工业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原武钢焦作黏土矿位于武钢社区,在完成使命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年来,在该矿办公区和生活区基础上打造的“文旅艺术小镇”又逐渐回归人们的视线中,成为文旅和艺术创作打卡地。
近年来,武钢社区在中站区、龙洞街道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当年的大礼堂、澡堂、花房等,改造成“四心、三馆、两园、一场”党建综合体。“四心”即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群众文化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三馆”即何物美术馆、山阳刺绣艺术馆、焦作红色纪念馆;“两园”即红色网络教育家园、红韵龙洞党建文化主题游园;“一场”即社区多功能运动场。
年,在龙洞街道和武钢社区的诚挚邀请下,山阳刺绣艺术馆、何物美术馆先后在老办公楼、澡堂的基础上华丽亮相。
山阳刺绣艺术馆引进社会投资余万元,系焦作籍民间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大师李卫霞刺绣艺术作品展示和研发设计场所,是焦作市首批“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目前已经成为市民参观、单位和企业开展党建等活动的热门场所。
锅炉等老物件残破不堪,厚厚的灰尘覆盖了里面的空地,澡堂旁边的理发室等附属建筑更是房顶坍塌,仅剩下破壁残垣。这些最初的印象,在何物美术馆的主人许浒的脑海中依然清晰。
空间大、通风好、光线好,适合改造成美术馆,许浒敏锐地看中了这里的独特优势。在投入多万元资金后,这里发生了巧妙的时空变换:当年的锅炉房成了艺术展览室,阳光透过屋顶的玻璃照进来,温柔地洒在雕塑、画作等艺术作品上。
在这里,来自国内多个城市的艺术家静心地开展艺术创作,碰撞艺术火花。馆藏艺术品《蓝色星球》曾在联合国参展,《白鹿》荣获年全国雕塑展一等奖。该馆是武钢社区青少年美术实践基地,与辖区的龙翔学校达成“资源共享、教育联建”协议,每月组织学生来这里开展一次写生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何物美术馆旁的老花房正在变身为焦作红色纪念馆,将尽最大可能保留院内的牡丹、芍药、刺玫等花木,计划于明年元旦开馆。馆内陈列有图片和实物余件,有版画、老电影等,内容涉及党史、军史、伟人风采、全民抗战、英雄人物、工农业发展、建设祖国、祖国统一等,有望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
近年来,看上了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建筑空间,来这里购房、旅游、写生的市民人数逐年上升,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旅艺术小镇”给这里带来了新的希望。大手笔带来大发展。中站区正在建设的太行国际生态城,也将给这个新兴的“文旅艺术小镇”带来新的机遇和项目。
“文旅和艺术携手,点亮诗和远方。历史文化基因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优势。”龙洞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纯智对文旅艺术小镇的未来充满信心。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姚广强赵改玲/文吉亚南/图
总监制:李旭华
监制:杨文旗
主编:王晨光统筹:王鹏
责编:赵晓晓校审:王盈燕
编辑:梁易凝
原标题:《了不起!焦作这个“文旅艺术小镇“,居然是废旧工厂生活区改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