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的季节以后,气候逐渐地变得越来越寒冷了。我这个人有一个身体上的特殊变化,那就是,深秋气候一变寒冷,我的手脚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冷而显得肢体冰凉。于是,几乎在深秋这个季节,一有空就往澡堂子里钻。
说起咱老北京的澡堂子,我只能说到七十年代的北京澡堂子。因为那年我刚满六岁,老爸常会带着我去澡堂子泡澡。
当年,北京宣武区虎坊桥、牛街和广安门外都有澡堂子。一到礼拜天(那个时候每周就休息一天,还不是现在的双休日制度),于是一早,老爸就带着我去澡堂子门口去排队买票。
由于每天一早,澡堂子的水池子热水都是第一茬比较干净。人们都赶早去澡堂子泡澡。一旦到了中午,澡堂子里的水池子都靠往里扔漂白粉来处理池子里的水了。
那个时候,理发的都在澡堂子里边,单位发给职工洗礼券,连洗澡带理发一块都解决了。澡堂子去晚了,赶上人多,需要排队等更衣柜,要是着急洗澡,那可以把衣服脱在大竹筐里,叫脱筐。要是不着急,就等着,多时有空下来的更衣柜再去洗澡。
澡堂子分男部、女部。我只进过男部,浴室里一个大温水池,四个小烫水池子。
最里边是淋浴。人们洗累了,在更衣柜旁有个单人床,躺着喝茶抽烟睡觉休息也没人催你离开浴室。泡澡的人们在浴室里光着身子,聊天唱戏侃大山,多时到了饭点的时候,才不情愿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