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绿化林里的喜鹊、麻雀、戴胜,停在窗台边的鸽子,在河边日光浴的白鹭……清晨、午后、傍晚,静下来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各种鸟鸣。
以前,我并听不到这些鸟鸣。
“当眼里、心里、耳朵里有鸟的时候,鸟自然而然就被你发现了。”植树节时在公园里,偶遇正在拍摄凤头鹰的爱鸟摄影协会的秘书长,这样回答如何看到鸟的问题。
守候——也是这位秘书长和其他爱鸟观鸟人士分享凤头鹰求偶交配、驻足、飞翔等等照片、视频时教给我的秘诀。
从那位秘书长的相机里拍到的凤头鹰,此时凤头鹰就在相机对着的树枝上栖息
三月份的时候在公园,偶然走到林间,发现了一位大叔在用长焦相机拍摄,我就搭讪询问,是在拍什么?大叔说,在蹲“凤头鹰”!他还指示说转过前面的闸口,那边还有很多人在拍摄,应该能看到凤头鹰。凤头鹰,光听这个名字就很酷了!我之前还真的不知道南通还有鹰这种大型鸟呢!
往前走去,果然看到很多人在拍摄,三脚架上都装着专业的拍摄设备。前去询问,正巧还问到了爱鸟摄影协会的秘书长,他说他们正是在拍摄凤头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一只凤头鹰在枝头休憩。他饶有兴味地介绍凤头鹰,说南通就两只凤头鹰,常年都在当地,两只凤头鹰一雌一雄,由于这个季节是他们的交配期,所以休憩在树上的时间较多,更容易拍到,其他时候多在飞行觅食。“为什么叫凤头鹰呢?”这位秘书长调出了他拍摄的凤头鹰,原来凤头鹰的脑袋后面有一个小辫子!看照片的时候不禁感慨,不愧是鹰啊,照片里的眼神也足够犀利威严。
用心,守候。这是鸟儿和爱鸟的人教给我的一课。
近期也读了两本和动物有关的书。
NO.1朱鹮的遗言《朱鹮的遗言》讲述了以佐藤春雄为代表的一群日本的爱鸟人士,在朱鹮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时,从凭借一人之努力,到动员全国、全世界的力量,对朱鹮进行救助。尽管日本本地朱鹮灭绝,但是在加强中日之间的朱鹮保护经验交流后,朱鹮又在日本实现了野生成长。朱鹮,是一种很美的鸟。《朱鹮的遗言》是关于保护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朱鹮:白鸟赤面黄眼,腿赤中带黑,喙黑而长,只有尖端部分是面部一样的红色。非常机敏。这种鸟的得名,与飞行时翅膀内侧的颜色有关,翅膀收起的时候是雪白的,一旦展翅,静谧的白鸟瞬间染上鲜明的颜色——典雅的浅粉中略带朱红,被称为“朱鹮色”。朱鹮只吃动物性食物,不吃植物,喜欢吃河蟹、泥鳅等。朱鹮是没有同属种近亲的一属一种鸟,非常珍贵。日本的祖先选择拥有近似太阳色彩的朱鹮作为神鸟、瑞鸟,但是也因为朱鹮的羽毛漂亮和地方迷信而遭到大量捕猎,年,朱鹮被列为保护鸟类。年,农林省将朱鹮指定为“天然纪念物”。但那个时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