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一个的士师傅聊天,听他说:“保险是个好东西,没保险的话,我根本不敢开车上路啊。不过既然车都需要有保险,人肯定更需要了”。
医院的医生说:“以前年轻的时候我是不懂重视保险的,但现在看了这么多病人因病致贫的家庭,发现这人啊,没生病还好,一旦生病尤其是像肿瘤这种大病,就是个无底洞……如果连份商业保险都没有,那么自己的钱袋子哪里经得起掏咯”。
我们宝妈就更不用说了,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到孩子,所以保险意识是普遍比较强的。
一个孩子出生不到5个月的年轻妈妈说:“我虽然知道孩子怎么样都有父母的坚强后盾,孩子的身体条件也是崭新的最好的,但我还是希望她身上一点儿风险都不要有,如果万一实在不可避免,那也不能因为我的经济条件而受到救治限制,不然我会自责内疚一辈子”。
所以,过去谁聊保险就有一堆人提醒你“保险就是个坑啊”。现在呢,茶余饭后,经常有三五人围在一起无意间就聊到了保险,比如:怎么配置的啊,保额多少啊,买的哪家保险公司,以及xx家前阵子赔到了xx万等等,连不卖保险的邻居也会好心极力推荐你“赶紧把保险买上”。
可见,越来越多人知道,保险是有用的了。
可具体到底有什么用,有哪些用呢?可能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清楚。
下面咱们就来聊聊几大基础险种分别是什么,以及各自发挥的功能作用。
医疗险
医疗费用报销,以实际最高花费及保额为限,解决看不起病和社保报销不足的问题。具体包括小额医疗险、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专项医疗险等。
重疾险
罹患重大疾病情况下,一次性给付约定保额,主要用来转移收入中断的风险,以及补偿不在医疗险报销范围内的长期康复费用和高昂治疗费用。
意外险
针对因意外事故导致的大到伤残/身故,小到日常磕碰,进行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和意外伤害赔付。短期意外险,保费低,保额高,是杠杆最高的险种之一,也是每个人必备的,买得起的一款保险。
寿险
只就“身故”这项极端风险进行赔付。当我们不得不去天堂的时候,一笔大额的身故金,实现“留爱不留债”。根据保障期间,通常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大类。
年金险
可以是一定期间内的一笔强制储蓄,也可以是一笔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长期锁利,复利增值,财富传承,都是它的突出功能和优点。根据存储的资金用途,通常有养老金、教育金等。
如果还不够简单直观,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思维导图:
(本图来自鲸云团队毛伟东)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各个险种各自的功能意义以及应用场景呢?
有关我们只知道保险有用,要买保险,但对不同险种的功能不了解,造成的误会和笑话还真的不少。
过去,我们常见的一种吐槽保险巨坑的情形是:“我明明每年交了几千块钱保费,结果我这次手术住院一分钱都不赔,你说保险坑不坑?”
结果一看保险合同,他买的是一份两全型重疾险,而手术呢只是个小小的阑尾炎手术。那当然不赔,理由: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条件。但是,如果同时还买了一份医疗险,就可以对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了。
当然也有只买了医疗险,没有买重疾险的。一位女士,确诊乳腺癌,做了部分切除手术,跟同病房的病友一聊,发现:同一个病,怎么我的只赔了几万块钱手术医药费,她还额外得了一笔20万的巨款,准备游山玩水休养一两年呢?
一了解,原来是人家还买了份20万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这时,这位女士就去找当时给自己配置保障的业务员理论:“怎么你就不给我配重疾险呢”?业务员找出聊天记录来一看,是你当时说重疾险贵了,没必要啊。
所以,如果当时确实是经济比较紧张,暂时没有买重疾险也没问题,但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对应的这块风险和损失就是自己承担了,得认。然后,条件好一些了,该补充的还是要记得补充。
保障配置,是一个全面规划,逐步加保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这一说。所以建议大家每年都对家里的保单进行一次检视,就跟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一样,才能确保它是健康的,满足当下需要的。
而各个险种的搭配,产品的选择,也都非常有讲究。如何能通过尽可能低的保费,配到尽可能高的保额,尽可能优的各家保险公司王牌产品条款,从而实现尽可能全面的风险转移?
请找准靠谱的保险经纪人,站在您的角度,为您和您的家庭量身定制专属保障方案!
我就是您身边的保险“医生”让适合的保单为您的家庭保驾护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