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阑尾炎 > 阑尾炎护理 >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献血小知识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献血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0-11-1 20:23:11   点击数:

.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都在组织献血活动,咱们要不要也积极参与?

当然好啊!但献血之前还有一些咱们必须知道的知识,一定要仔细地看一看。

01

献血前注意事项

献血前一天晚上要保证充分的睡眠,不可熬夜。

献血前两天应清淡饮食,不易食用高脂高蛋白的食物。

献血前一周内不能服用药物,献血前一天不可饮酒。

献血前一周内没有感冒、近期没有肠胃不适、腹泻、腹痛或呕吐症状。

患有传染性肝炎、结核、梅毒、艾滋病、心脏病以及精神等疾病患者,禁止献血。

血液安全存在高危行为的人群,不宜献血。

要保证献血间隔已满。

成分血献血当天要保持空腹,抽取血样后可食用血战提供的不影响的食物。

献血时一定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驾照、军人身份证等。

02

献血后注意事项

在献完血以后24小时之内,一定不要沾水,因为针眼有可能感染。

在献血后1~2天内不要做剧烈运动,正常饮食,正常休息即可。

03

什么是成分血

现代临床输血理念是“缺什么补什么”。全国每年进行2.34亿手术,17.2%的手术用到输血,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的患者是43万人次。随着科技的发展,成分献血越来越多的走近大家视野,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通过血液分离设备,献血者可以只捐献血液中的某种成分,目前捐献单采血小板最为普遍。这种方式有利于临床患者做针对性的治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减少了血液的浪费。

04

献血的好处

献血可以减低血液的粘稠度有利于改善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状态,改善微循环,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

献血可减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献血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05

按压止血注意事项

献血后在按压止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按压时间过短,正常情况下,抽完血之后要坚持按压5~10分钟,也可以用止血绷带来帮助止血。

2.切忌按压位置面积太小,在献完血后用三个手指来按压针眼处(针孔向上2厘米范围内),增加按压的接触面积以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3.切忌边按边揉,拔针后用无菌药棉压紧抽血部位,伸直手臂,及时拉下过紧衣袖,三指并拢,力度适中,在针孔及向上2厘米范围内进行局部按压至少10分钟,只按不揉。

06

血液中各种成分作用

红细胞:运输氧气、二氧化碳和营养

血浆: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血液后勤总管

血小板:身体进行修复治疗

07

单采血小板的好处

单采血小板在自动化献血的过程中,只是选择性分离临床治疗中急需的血小板,而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至献血者体内,这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输血治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血液浪费,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献血者献血后更快恢复。

08

合适的献血量

全血一次献多少合适?

可以自行选择捐献ml还是ml。

一般初次鲜血或者体重未达到50kg的人群建议ml,其他情况建议捐献ml,以减少病患输血的不良反应。

单采血小板一次献多少合适?

每次可献1个至两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ml血浆。

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L。

09

血小板和红细胞寿命

血小板寿命为8-9天,正常人血小板寿命平均为10天。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天。

10

献血间隔多长时间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的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

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11

多久可以恢复状态

血容量的恢复:献血后适当饮水补充体液,机体之神调节,经过1-2小时即可恢复。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献ml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至献血前水平需要7-10天,通常男性比女性恢复得快。

血小板的恢复:献血后血小板2-3天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12

献血会引起贫血吗?

当一个正常人献血-ml后,在肝、脾中待命的血液会火速赶往血管中,保证循环的血量不会因献血而减少。人体血液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的新生细胞生产,以维持人体代谢平衡。献血后,红骨髓的造血功能增强,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参与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造成贫血,反而有利于健康。

13

血站的健康检查

献血法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德健康检查。因为只有通过健康检查才能确定献血者的健康状况是否允许献血,是否患有暂缓献血或不能献血的疾病。对于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因此,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是保护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安全的主要措施,也是献血法的立法宗旨之一。

14

暂缓献血的情况

(1)口腔护理(包括洗牙等)后未满三天;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痊愈后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痊愈后未满半年者。

(2)良性肿瘤:妇科良性肿瘤、体表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后未满一年者。

(3)妇女月经期及前后三天,妊娠期及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4)活动性或进展性眼科疾病病愈未满一周者,眼科手术愈后未满三个月者。

(5)上呼吸道感染病愈未满一周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6)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

(7)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个月者,急性肾盂肾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泌尿系统结石发作期。

(8)伤口愈合或感染痊愈未满一周者,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皮肤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二周者。

(9)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纹身术后未满一年者。

(10)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自接触之日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甲型肝炎病愈后未满一年者,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一年内前往疟疾流行病区者或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弓形体病临床恢复后未满六个月。

(11)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者,不能献单采血小板及制备血小板的成分用全血。

(12)一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13)寄生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感染未完全康复者。

(14)急性风湿热:病愈后未满二年或有后遗症者。

(15)性行为:曾与易感经血传播疾病高危风险者发生性行为未满一年者。

(16)旅行史:曾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检疫传染病疫区或监测传染病疫区旅行史,入境时间未满疾病最长潜伏期者。

15

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若遇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低血糖性昏厥,应立即停止采血;使平卧、抬高双下肢、松解衣领;意识清醒后,进热饮(奶、糖水),若症状仍不改善可静脉输注高渗糖50~毫升;注意观察献血者的口唇、皮肤、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16

献血使用针头较粗

献血时使用的针头比一般使用的针头粗。原因在于防止献血过程中,红细胞因挤压而破裂造成溶血,导致血液报废。另外,较细的针头,当血流较为缓慢时,容易造成血液在针管内发生凝固现象,影响献血。

17

献血针眼处有淤青

献血时针头扎进血管采集血液,拔出后,如针扎处未能及时按压,血管上的针眼尚未愈合,部分血液流至皮下,即造成瘀青现象。早期可用冷敷,之后再热敷数天即可消失。

文案:文燕

排版:黄思媛

审核:陆堃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fudaozhan.com/lwyhl/684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