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早已成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术式。
2.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的器官得以保留,无需切除。病因:阑尾炎的主要病因为阑尾腔梗阻,如图:①粪石;②淋巴增生;③异物;④食物残渣等。哈医大二院刘冰熔教授受到内镜下治疗化脓性胆管炎(如下图)的启发,于年创新的提出了内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命名为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endoscopicretrogradeappendicitistherapy,ERAT)。最初的临床研究于年发表在美国的GIE(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杂志上。当前IF:5.2左右,PUBMED地址如下,有兴趣儿的话,可以看下刘冰熔教授在继年之后,在年美国的消化疾病周就中国多中心回顾性ERAT研究结果进行了大会发言:ERAT的手术过程介绍如下:1.内镜下阑尾腔插管:正常的阑尾开口部都被Gerlach’s瓣覆盖(如图,双箭头示Gerlach’s瓣);通过内镜前端的透明帽的帮助下,推开Gerlach’s瓣(黄箭头),并进行阑尾腔插管当黄斑马导丝及导管置入阑尾腔时,可见脓性分泌物涌出。随之进行阑尾腔冲洗;2.内镜逆行性阑尾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appendicography,ERA):X线下,阑尾腔内注入造影剂显示阑尾腔的形态(椭圆形线圈),如有粪石(黑箭头),则行球囊取石术。并确认有无阑尾穿孔。3.球囊或网篮取石术:通过内镜下置入球囊导管或取石网篮,将粪石取出,原理如ERCP取石术。(黑箭头示取出的粪石)4.塑料支架置入及脓液引流:在充分取出粪石后,置入塑料支架行脓液引流及进一步阑尾腔冲洗(生理盐水+抗生素)X线下查看阑尾腔内支架的位置及形态放置的支架于术后一周左右肠镜下取出。ERAT术后内镜下观察阑尾的恢复情况良好,水肿消失。A图示阑尾开口水肿消失(箭头);B图示阑尾腔内黏膜光整(椭圆形线圈),无炎症表现。以上就是ERAT的治疗过程了。截止目前,我们单哈医大二院实施了42例ERAT治疗,成功率高达42/43(97.7%)。患者行ERAT术后腹痛即立刻缓解,无需住院,即可回家或继续回到工作岗位。随访(3月-3年),唯有一例复发阑尾炎,并再次接受了ERAT治疗后治愈。传统的外科思维是能切就切。然而,随着微创理念及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转变思维模式,身体的许多器官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作用,包括阑尾。目前已证实阑尾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并有研究指出,切除阑尾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未切除阑尾的人群。由于科学尚未发展到最高水平,许多器官的作用尚未研究清楚。因此,我们的观念是能不切则尽量保留器官组织。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转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