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庭都从来没有那么紧张过。大家好,我叫唐帅,是一名律师。
今天我想讲的,是一个被我们社会所遗忘的群体,他们就是聋哑人。很多人都会问,聋哑人多吗?为什么我在生活当中,或者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里没有聋哑人?感觉聋哑人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聋哑人有万左右,比上海市的常住人口还要多。
我从小就出生在一个无声的家庭,父母都是聋哑人。我出生以后他们都特别高兴,但与此同时他们也给我贴了一个标签——健全人,他们觉得我应该属于健全人的社会,而不应该和聋哑人之间有任何交流,因为他们觉得聋哑人是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
所以我父亲当下就决定把我送到外婆家抚养,让我与聋哑人之间隔绝开来。我父母不同意我跟聋哑人来往,更不同意我学习手语。
直到我4岁的一天,我父亲突发阑尾炎,医院。因为沟通不便,医生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我父亲的病情。他整个人疼得在病床上翻来覆去地打滚,汗水把他的衣服跟被单都打湿透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知道沟通有多重要。之后我外婆就告诉我,你要好好学习手语,如果连你都不能和你的父母沟通,以后他们老了你要怎样赡养他们?你要怎样带他们去看病?所以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手语。
我读学前班的时候,每天放学都会到父母工作的福利厂里跟那些聋哑人叔叔阿姨学习手语。这是背着我父母的,他们完全不知道。因为我学习手语很快,几乎是过目不忘,那些叔叔阿姨都挺喜欢我。
经过几年的学习,厂里的聋哑人只要在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会让我担任手语翻译来帮助他们。
直到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我父母的同学,从外地来的,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手语跟我们有点不一样。
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国家的手语也存在各个地方的“方言”。当时我就特别想要尽可能多地学习每个地方的方言手语。
怎么学呢,不管是假期也好,周末也好,我都会跑到重庆的解放碑和朝天门。那里算是我们重庆的地标,那个年代很多来重庆旅游的人都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