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为原始记录,未做任何修改。诊治、文笔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曲某某,男,15周岁。阑尾炎。
反复右下腹痛,约3年,加重3星期。
某医院诊断为“阑尾炎”,欲行手术治疗,目前保守药物治疗,乏效。
脉:迟,弱。左关浮弱小,沉取不足,沉取关尺之际较紧。右脉弱,关略较多。
舌:苔白厚,略腻。
局部检查:腹壁外观未见异常,触之柔软,阑尾点轻微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未观察(街坊偶遇,登门出诊,未做准备)。
诊断:阳气不振,寒湿腹痛。
治法:扶阳行气,散寒化湿。
处方:3剂。单位,克。煎服法,略。
肉桂15,赤芍30,附片15,干姜15,
生甘草15,党参15,生白术30,茯苓30,
苏叶10后下,藿香10后下,佩兰10后下,
熟大黄10,柴胡15,牡丹皮15,桃仁15。
大枣15,饴糖30,花椒15。
中成药配合:附子理中,藿香正气。
仍有腹痛,减轻不明显。
首日夜间,排气明显多。药后,大便日3-4行,质稀。
脉:迟象已去。仍弱,左关弱中带弦象,左侧关尺之际紧硬之象已去。右脉整体分布均匀。
舌:苔白厚。接近两侧边缘显露之舌质颜色紫。舌下脉络紫色可见。
诊治同前,处方3剂:单位,克。煎服法,略。
肉桂15,赤芍30,附片15,干姜15,
生甘草15,党参15,生白术15,苍朮15,
茯苓30,厚朴15,熟大黄10,柴胡15,
牡丹皮15,桃仁15,枳壳15,青皮10,
元胡10,大枣15自备,饴糖30自备,花椒8自备。
脉:弱,两关沉取不足。
舌:胖大,略带齿痕,苔白滑。
上方酌加,薏苡仁、败酱草。暂未取药,保持观察。嘱艾灸神曲穴,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
近几日艾灸,但未见改善。
舌:舌下脉络减轻。苔改善。
脉:弱。沉取更弱。
诊断:阳气不振。
治法:扶阳。
处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化裁。5剂。单位,克。煎服法,略。
附片20,干姜20,生甘草20,
党参20,柴胡20,青皮15,元胡15,
桃仁15,当归15,生薏苡仁30,马齿苋30。
大枣15自备,饴糖30自备,花椒8自备。
数次随访,未行其他治疗,至今未见腹痛,生活学习恢复正常。嘱继续禁忌寒凉荤腥油腻饮食。考虑针双足三里、灸神阙、中药结合治疗取效。
“炎症”,不能想当然地清热解毒消炎,仍然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本病例,始终坚持采用理中、温中、建中,结合打扫肠胃药物,尤其是艾灸,辅助阳气,清理浊气,恢复肠胃功能。
高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