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澡堂 > 澡堂前景 > 洗澡的时候搓一搓这5个部位,没想到还有这

洗澡的时候搓一搓这5个部位,没想到还有这

发布时间:2023-4-19 10:18:26   点击数: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949305573340602&wfr=spider&for=pc

洗澡的时候,

大多数人在抹完沐浴露、冲洗后,

都习惯搓一搓,搓出了脏东西才算舒爽。

当然啦,

搓一搓确实能有效清除身体表面的污垢,

而且,洗澡时若特别对5个部位揉搓的话,

不用花一分钱,

就能给身体带来巨大的益处!

搓一搓能有这么大的好处?

是的!因为揉搓,也是按摩的一种方式。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肯定了这种方式对身体的好处。

从中医来说:

通过揉搓身体,刺激经络、穴道,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

经常揉搓身体也能带来一定好处:

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皮肤和肌肉的供血情况;能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身体、肌肉的疲劳感。

身上搓出的“泥”

到底是什么东东?

一般情况下,即使是天天洗澡,只要你搓,都或多或少会搓出点细长条儿的泥。

经常洗澡,搓出的泥便是偏白灰色,如果好几天不洗,泥就会呈深灰色或黑色,而且形状上也变成粗长条~

这些“泥”到底是什么来路?

“泥”的构成有:皮屑、油脂、汗、灰尘。

原来是这样,身体无时无刻在新陈代谢,那皮屑肯定是推陈出新;体内的油脂和汗水也要分泌到皮肤外部,再加上灰尘…..所以你一搓,就出现了灰白色长条物!

有的人“泥”多,有的人“泥”少?

有这样一种可能,“泥”多的人比“泥”少的人少洗了那么几次澡。不过,有的人天天搭伴泡澡堂,也会出现“泥多泥少”的差别,到底什么原因?

专家说:有可能是你湿气重!

“澡泥”偏爱哪种人?

如果你喜欢吃油腻食物,或者你不爱运动,那么你身上的“泥”就会多一些。就计仔君的理解,估计就是吃货和懒癌症患者~

“油腻+不运动”会造成人体湿气重,湿气重会导致代谢缓慢,这样代谢的残留物就会堆积在皮肤上,产生的“泥量”自然就多!

那么,趁着洗澡搓泥的功夫,

哪些部位需要我们特别“搓一搓”呢?

3个部位,洗澡时搓一搓

1、耳朵

功效:

中医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的说法,因此揉搓耳朵有疏通经络、保健身体的作用。另外,揉搓耳朵还对缓解耳鸣、头痛有一定效果。

方法:

1.用拇指、食指,或手掌心,沿着耳廓形状依次揉搓。

2.手指捏住耳垂,向下轻拉20~30下,直到耳廓有点发热。

注意:

揉搓和轻拉时不要太用力,耳朵比较敏感。如果耳朵有炎症或其他的耳部疾病,就不适合进行揉搓。揉搓过程中,要避免水进入耳道。

2、腋下

功效:

腋下有个“极泉穴”,在中医理论中,通过刺激这个穴道,有宽胸宁神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神经痛、胸闷、心悸,调节睡眠等。

Ps:腋下汗腺发达,易藏污纳垢,经常搓洗也利于卫生、清除臭味。

方法:

用手掌仔细搓洗腋下部位,待腋下微微发热即可。

3、脚掌心

功效:

脚底穴位众多,又有多条经络汇聚,特别脚掌心还有被誉为肾经第一穴的涌泉穴。因而搓搓脚掌心可通经活络、补充肾阳,振奋精神、增强体质。

方法:

一脚脚心在另一只脚的脚背上来回揉搓几十次。

或者坐在小凳子上,用手掌揉搓脚心。

注意:

站着双脚相互揉搓时要注意安全,可用一手扶着墙壁,维持身体平稳。

不过,注意了

虽然搓一搓更健康

但是不能搓过度

搓一搓也要注意度

若是搓过度了,会伤害皮肤表面的角质层:

角质层是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之一,它的作用是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肌肤的湿润,而且还能抵御各种微生物的侵袭。搓澡过度,会破坏这层天然的保护膜,导致肌肤敏感,出现红血丝。同时会加剧皮肤干燥,甚至诱发皮肤瘙痒,引起皮肤病变。

所以在搓身体的时候,皮肤微微发红发热,就可以停止了。

最后,还要给小伙伴们提个醒的是:

洗澡时要注意:

①顺序。建议顺序是:洗脸—洗澡—洗头,可以避免冷热的突然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但不勉强,以个人习惯为主。

②时机,以下5种情况不宜立即洗澡: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心脑血液会供给不足);血压过低(容易虚脱);酒后(易发生头晕、昏迷);饱餐后或饥饿时(影响消化或造成低血糖);睡前半小时(影响睡眠)。

江南君说

小伙伴们在洗澡时

不妨多搓搓这5个部位

在清洁身体的同时

还能收获健康哦~

来源:生活计仔多

编辑:肖琳琪

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点个“

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fudaozhan.com/lwyby/1152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