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对于不同区域生活的人们来讲,可能洗澡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北方地区喜欢搓澡,南方地区则喜欢淋浴,不管怎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洗澡”这个重要的清洁环节就好了。
可是现在天气越来越冷,逐渐有很多人对于“洗澡”有所懈怠,感觉让他们洗澡就跟上战场似的。确实冬天洗澡需要很大的勇气,有时候气温甚至可达零下几度左右,穿着衣服都冷成狗,何况是要一件一件脱下棉衣、毛衣、秋衣、内衣等,不亚于上刑场。
那么可千万别因为天气变冷了,对自己的个人卫生都不上心了,不管怎么说,南方人民两到三天洗一次澡这应该是上限了,因为我们人体的肌肤每天都会新陈代谢,产生脱落的角质层,不信你现在把秋裤撸上去,小腿的皮肤是不是特别的干燥,脱掉秋裤之后,裤子上会有好多死皮飞舞在空中,那场景跟雪景有得一比。
而北方居民,一般都喜欢去澡堂子搓澡,对于他们来说,澡堂子才是洗澡的最佳打开方式,从小就喜欢搓澡,每次搓澡都舒坦极了,而他们搓下来的那一身泥也就是皮肤的垃圾,对于普通淋浴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洗澡界的天花板了,清洁程度最佳。
大家知道洗澡可以让我们清洁皮肤,带来非常舒适的体验,可是殊不知,冬天的时候,在洗澡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很多事项,尤其是对于本身存在着某些疾病的人群来讲,需要特别地谨慎,那么一般需要注意的对象大多为中老年群,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对他们而言,洗澡不能随便造次。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注意这4个洗澡误区:
1、水温不宜过高:过高的温度不仅会使皮肤出现红斑,还会导致血管扩张,严重充血,尤其是对于有冠心病的人来讲,怕过高的水温对心脏造成刺激,引起房颤之类的危险现象,一般情况下,水温只要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就行了;
2、不要洗太久的时间:很多老年人到了一定年纪,又因为一些慢性疾病傍身,可能身上会出现一些难闻的味道,我们俗称“老人味”,他们会特别注意自己的清洁,可能洗澡的时间会长一点,长时间在密闭的空间里,容易头晕眼花,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洗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3、洗澡前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洗澡之前,一定要注意自己有没有不舒服的现象,比如胸口闷、乏力、头晕之类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着急洗澡,等到症状稍微缓解一点的时候,再慢慢起身,就怕洗澡的时候猝不及防地晕倒;
4、不要紧锁门窗: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风险很大,如果在洗澡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此时病情又发作了,被你紧锁在门外的家人无法第一时间察觉到你的异样,门窗无法被及时地打开,怕酿成大错。
我们经常能看到有因为在洗澡过程医院的,也有因为在洗澡的时候去世的,这样的新闻都是真实地存在的,所以,对于所有的人而言,不管是有着特殊疾病的人,都一定要多多注意,个人在洗澡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