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个很大的家属院里,那里家家户户都是低矮的平房。一排一排红砖灰瓦的房子组成十分相似的胡同,乍一看几乎没有尽头。不熟悉的人进来了,都不敢乱走,不然十有八九会迷路。就连我爸爸妈妈,晚上天黑的时候也能走错胡同。过年亲戚来拜年,要方便时去公共厕所都要人带着去,不然走不回来。
人不在老家,没有老照片,非常可惜。网上也找不到相似的图片,我只能用常迷路来描述啦!
在这个大大的家属院里,按照现在的话说那是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菜市场、商店、理发店、诊所、澡堂,学校和幼儿园只隔着一条马路,方便得不能再方便了。那时的我们,都是住在别处的亲戚朋友羡慕的对象。
菜市场的人来人往每天跟着奶奶去菜市场买菜,那些热情的笑脸和开朗的乡音总是会出现,奶奶的人缘特别好,好像每个人都在和她打招呼。我小时候很害羞,打招呼的声音就像蚊子叫,埋没在菜市场嘈杂的声音中别人一点也听不到。但是奶奶从来不会怪我,别人问起我来,奶奶总夸,我孙女可懂事,可乖,会疼人呢!孙女好!
炸丸子炸花生米的香气很诱人。糖果子、糖糕、烧鸡、酱牛肉,爷爷总是买回家。大街小巷里叫卖天津点心的来了,爷爷也总是买回来。
也许是被宠的厉害,我挺挑食的,无肉不欢。如果有脆脆的烧饼和酱牛肉,我和弟弟就把肉夹在中间,做成汉堡包,大口大口的吃,谁都不会多说话,太香了,干饭!
远亲不如近邻住在胡同里,就像和邻居们成了一个大家庭。奶奶家的的房子有三个房间,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小院的门白天都是敞开的,常有邻居直接走进来,和奶奶一起摘摘菜聊聊天,吃饭也可以端着碗溜达着吃。这事放到现在,真是不可思议的,一整天开着门,太没有隐秘感啦!可在那时候大家都很喜欢这种轻松随意的氛围,邻居们实在太熟悉太亲切了。
我的小伙伴总比我吃饭快,每次我吃完饭,餐桌后的沙发上总是已经坐了几个女孩等着我出去玩。皮筋、沙包、过家家、捉迷藏,玩的很开心。
暑假的时候,我们几个女孩在凉席上,吃着西瓜、冰棍,电视里播着白娘子、西游记,心里满满的快乐,无忧无虑。
长大了慢慢的,我们长大了,上大学去了。
奶奶家的房子老了,经常往下掉灰。爷爷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冬天经常要住院…
慢慢的,爷爷奶奶离开了我们。老房子被拆了。
童年留在了我心里,越旧,越让我珍惜。我和弟弟对爷爷奶奶的思念,深深刻在心底里。如今自己也成家了,更体会到爷爷奶奶的爱是多么无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已经很久了吧,有一部韩剧叫《请回答,》,没想到在里面我找到了很多的共鸣。特别相似的邻里关系,时代变迁对每个家庭的变化,有笑,也有泪,所有人都在成长。后来那成了我最喜爱的电视剧之一。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