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澡堂 > 澡堂优势 > 版面速览2月2日贵州日报生态新闻版

版面速览2月2日贵州日报生态新闻版

发布时间:2023-3-17 15:13:08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ft/180423/6185588.html

贵州湿地奏响生态保护“恋曲”

早春时节,行走草海湿地,水波潋滟,不时有黑颈鹤、斑头雁鸣叫着飞过,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渐次铺开。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每年冬天,草海湿地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黑颈鹤,让这颗“高原明珠”显得更加璀璨。

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主题为“湿地修复”。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而贵州是喀斯特分布很集中的区域,湿地资源珍稀且脆弱,保护修复任务紧迫而艰巨。为守护“地球之肾”,“十三五”期间,贵州先后投入资金40.8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和修复,多彩贵州浓浓“湿意”,奏响了生态保护“恋曲”。

鸳鸯戏水每年9月初,北方的鸳鸯种群陆续飞到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次年4月初又陆续北归度夏,也有部分鸳鸯对当地的优良生态环境产生了适应性,在此世代繁衍生息。(张天摄)

镜头一:阿哈湖畔四时皆有景

沐浴着初春的阳光,市民在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惬意漫步,驻足赏景,拍照留念,不亦乐乎。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市民们称为“家门口的湿地”。“只要天气好,周末我们一家人都会来到这里亲近大自然,愉悦身心。”家住南明区花果园的市民赵敏女士,对阿哈湖湿地公园情有独钟。

年12月,阿哈湖湿地公园成为贵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湿地的典型代表,在喀斯特地区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综合利用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公园总面积.71公顷,湿地面积.93公顷,有河流、沼泽、人工湿地等三大湿地类型,公园内有碧溪云霞、落樱飞雪等20余处主要景点。

截至目前,贵州已建成湿地公园53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45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市级湿地公园4个。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梯田风光、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峡谷景观、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十里长廊荷花……贵州湿地美景广受中外游客喜爱,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致。

镜头二: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丰富

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成群结队的鸳鸯在觅食、栖息,悠然自得。

静卧于峰峦山腰的鸳鸯湖,湖湾蜿蜒隐秘,沿岸植被高大茂密,为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每年9月初,北方的鸳鸯种群陆续飞到鸳鸯湖来越冬,次年4月初又陆续北归度夏,也有部分鸳鸯对环境产生了适应性,在此世代繁衍生息。

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里,静静地生长着一株株水生蕨类植物。这种植物极为罕见,它们是中国特有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云贵水韭。

大坪箐湿地公园是云贵高原中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山顶上的沼泽湿地有着强大的蓄水能力,持续地为河流供给水源,被誉为“乌江上游的隐形水库和碳库”,也为云贵水韭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使这里成为云贵水韭的重要栖息地。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造就了贵州湿地鲜明的地域特色,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省湿地和公益林中心主任邓伯龙介绍,“贵州湿地鲜明的地域特色,湿地类型多样,但湿地斑块较小;在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下喀斯特溶洞湿地多,极具科研和开发价值;湖泊、沼泽湿地少,但生态功能突出。”

贵州特殊的地质条件和优良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极为丰富的湿地小生境,为众多的湿地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成为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的“家园”。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贵州湿地植物种,云贵水韭、贵州水车前、桫椤等10种植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湿地脊椎动物种,东方白鹳、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等52种鸟类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镜头三:分级管理保护持续加力

近日,罗甸蒙江、台江翁你河、石阡鸳鸯湖3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获得财政部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基建预算支持,为贵州加强湿地生态保护注入了新动能。项目实施后,将开启贵州湿地保护修复新篇章。

年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以来,致力于生态保护工作,并通过开展湿地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提高群众对湿地共管意识。

“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台江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心负责人张义龙介绍,该湿地公园的维管束植物有种,有红豆杉、伯乐树、马尾树等;脊椎动物有种,有细痣疣螈、鸳鸯、大鲵等。

保护湿地,贵州步履铿锵。近年,陆续出台了《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贵州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贵州省省级重要湿地认定办法》《贵州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

为保护湿地,贵州积极探索分级管理机制,根据《贵州省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开展地方湿地名录的编制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73处,指导6个市(州)发布一般湿地名录处。

目前,贵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初成规模,保护体系逐步完善。截至年,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55.13%。同时,为强化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成立了省湿地保护专家库,并陆续开展了全省泥炭沼泽碳库调查、湿地植物补充调查、省重要湿地动态监测等工作。

邓伯龙介绍,结合我省湿地保护实际,还将组织修订《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和相关标准规范,加强湿地保护体系建设,为保护“两江”生态屏障作出更大贡献。

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台江县林业局供图)

■年,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贵州湿地调查总面积20.9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9%。

■年,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我省首家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

■年,贵州发布《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

■年,贵州省首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发布,13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通过数量全国第一。

■年,启动省重要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人与湿地相依共存的文化源远流长。湿地的灵动和诗意,赋予人类以安静祥和,它不仅是具有自然意义的生态系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绿色家园,也是具有精神意义的“诗与远方”。

如今,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更多人走进湿地、了解湿地,湿地的多种功能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来吧,我们一起细数贵州“最美湿地”。

■贞丰: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

观鸟中“大熊猫”

北盘江犹如一条蓝色玉带盘旋在云贵高原之上,沿岸森林与湿地紧密结合,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

拍摄“大地的指纹”

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是以梯田这种独特形态存在的人工湿地的典型代表,属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和保护价值,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层层梯田犹如“大地的指纹”“深山里的诗行”。

从江加榜梯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远柏摄)

■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

脚踩3亿岁的泥炭藓

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山顶分布着连片泥炭沼泽湿地,被誉为“珠江沿岸不可多得的水塔”和“中国最为独特的高原泥炭藓湿地”,是喀斯特山地地貌极为稀缺的湿地资源。泥炭藓出现在距今2.5亿年—2.95亿年的古生代晚期二叠纪,算算已经快3亿岁了,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吸水能力超过自身重量的20—25倍。

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郭应摄)

■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

寻找福寿螺“克星”钳嘴鹳

云贵高原上典型的河流湿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在这里,钳嘴鹳的数量有至只,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钳嘴鹳群落,它们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克星”。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植物有水蓼、青蒿、双穗雀稗等。野生脊椎动物30目64科属种。

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汪佳欣摄)

■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

探寻“娃娃鱼”的前世今生

以低山河流与周边森林组成独特的湿地与森林复合生态系统,在我省及我国西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沿河乌江湿地公园内共有脊椎动物33目93科种。其中,鱼类种,27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种的20种;列为极危种的1种,即大鲵,又称娃娃鱼,起源于3.5亿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称,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

十里荷塘连绵不绝

以招堤为魂,以荷花为特色,以城镇—湿地—森林为依托的独特复合生态系统。盛夏时节,招堤湿地公园里0亩荷花尽情绽放,十里长廊荷花连绵不绝,美不胜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远柏整理)

全国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名单公布

贵州2个项目入围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同意实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全国首批56个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中,贵州仁怀酱香型白酒酿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片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成功入围。

据悉,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是两部委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清洁生产审核是推动清洁生产最主要的方式和重要抓手,通过模式和路径创新,优化传统审核模式的审核流程、技术方法、评价规则等,有效提升清洁生产审核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发挥制度效力,增强全社会推行清洁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贵州首批10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正式授牌

近日,贵州省林业产业联合会正式授牌了首批10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首批10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分别是:贵州景阳森林康养基地、息烽温泉森林康养基地、开阳水东乡舍森林康养基地、凤冈仙人岭森林康养基地、毕节周驿茶场森林康养基地、印江云上居森林康养基地、石阡仙人街森林温泉森林康养基地、水城野玉海森林康养基地、剑河温泉森林康养基地、兴义云屯森林康养基地。

年,省林业局提出了“大生态+森林康养”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8家。主要有“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国有林场+基地”和“公司+基地”等经营形式,并初步形成了山地气候型、山地温泉型、林茶复合型、民族医药型和林药复合型等森林康养模式。

为持续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年10月17日,省林业局下发了《关于申报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的通知》,决定筛选一批符合森林康养发展政策、设施较好、产品特色显著的试点基地进行正式授牌,经过层层考核,最终首批10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榜上有名。

省林业局外产中心负责人介绍,到年,我省创建森林康养试点县(市、区)10个,提升建设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0个、森林康养步道公里,森林康养年服务万人次以上,构建比较完善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

盘江煤电集团去年瓦斯发电量达7.8亿千瓦时

创历史新高

盘江煤电集团旗下的盘江煤层气公司持续发力,主攻瓦斯治理和利用。年,瓦斯发电量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创下历史新高。

年,盘江煤电集团原煤产量突破0万吨大关,达到万吨。目前,盘江煤层气公司实施的煤层气(煤矿瓦斯)井上下联合抽采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山脚树矿“三区联采”项目)已完成,并对火铺南风井、山脚树北井、月亮田南一电站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年,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卸压瓦斯抽采过程中的瓦斯协同防治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通过瓦斯治理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广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大幅提升瓦斯抽采效果,并利用现有采掘工作面的空间,采取立体布孔抽采方式,在采面生产过程中抽采上下邻近层卸压瓦斯,有力消除了井下瓦斯对安全生产的制约威胁,翻开了瓦斯治理新的篇章。

年,盘江煤层气公司主动参与碳交易,实现碳汇交易净收入万元。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等煤矿企业,除了将瓦斯输送到瓦斯发电站发电供给企业日常生产用电需求外,还通过瓦斯提纯生产天然气对外供应,同时对瓦斯发电站余热回收利用,解决职工澡堂的热水供应及职工家庭做饭、取暖等日常生活之需。

 安顺市农村污水治理率达18.43%

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安顺市出台政策,针对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重要河流流域、重点水源地等,优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一直以来,农村污水排放散排、直排现象严重,成为流域污染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安顺市精心谋划,破解农村污水治理难题。

年,安顺市结合实际,制定《安顺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年)》,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做安排部署。年,下发《安顺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年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的通知》。以县(区)为单位,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排查,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摸底排查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并实行动态更新,擦亮乡村绿色生态的靓丽底色。

截至年底,该市共完成4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污水治理率达18.43%(省考核指标为完成4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污水治理率16%),完成污水治理率位列全省第一。同时,完成国家、省级清单内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成整治工作,有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王瑶尚宇杰金秋时

编辑金秋时

二审尚宇杰

三审谢巍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fudaozhan.com/lwywh/1118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